盛世公司在一段時間內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廣告代理商。公司曾設計出一條宣傳控制人口的廣告,廣告畫面是一名懷孕的男子,這條同時引發(fā)了爭議和嫉妒的廣告將這個由查爾斯·沙馳(Charles Saatchi)和莫里斯·沙馳(Maurice Saatchi)二人管理的小小廣告代理公司推到了聞名全國的地位。此后,他們對于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Natcher)在1979年第一次競選成功所做的貢獻又將公司的名聲由本土推向了國際世界。
但是,國際上的認可依然是不夠的。沙馳兩兄弟決心打造一個國際化的企業(yè)。1983年,莫里斯·沙馳讀到了一篇刊登于《哈佛商業(yè)評論》的關于全球市場發(fā)展的著名文章。在這篇文章所含構想的鼓舞下,莫里斯飛越大西洋到美國對這個新學說進行了全面學習。隨著盛世公司的內部運營公司向英國、美國,甚至是其他大陸和市場上不斷延伸時,這種橫跨大西洋的飛行變得更為頻繁了。
到了80年代末期,如同兩兄弟所設想的,盛世公司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跨行業(yè)的市場營銷和咨詢機構。但公司同時面臨的還有嚴重的金融困難。迫于銀行家和股東的壓力,沙馳兩兄弟放棄了執(zhí)行控制權,同時,一支新的管理團隊也開始著手拆解這個根據(jù)兩兄弟夢想而構造成的商業(yè)帝國。
盛世公司起初擁有在其行業(yè)中無法比擬的聲譽,同時也擁有一支幾乎受到同樣欽佩的創(chuàng)造性團隊。這些都是這個高度成功的專業(yè)服務公司所擁有的特色資產。公司所收購的那些企業(yè)本身也都具備了這些相同的資產。公司最大的收購對象,達彼思(Ted Bates)公司,本身就是美國最大最受尊重的廣告代理商,它完全不需要再貼上盛世公司的商標。在達彼思公司的市場領域中,它已享有了同樣的名聲,從來沒想過要借盛世公司之名開展業(yè)務。國際客戶并沒有給這家新合并的公司帶來業(yè)務,相反,因為它們已經代理了互為競爭對手的客戶,出于對公司利益沖突的擔憂,一些客戶流失了。達彼思公司對于盛世公司的價值比任何其他一家公司收購者都要低。盛世公司已經具備了使達彼思公司具有價值的那些要素,但這些要素在盛世公司掌握其所有權之后,價值不是升高而是降低了。
但是在追求國際化的戰(zhàn)略目標的驅使下,盛世公司為取得對一些公司的控制權付出了一筆巨額費用。在一段時間內,這種戰(zhàn)略的固有弱點被潛在商業(yè)收入的增加和在商業(yè)熱浪襯托下盛世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所掩蓋了。最終,當收入停滯不前,熱浪漸漸退去,留給公司的只有堆積如山的債務和一堆不值得公司為之付出那么多金錢的被其收購的公司,盡管這些公司本身依然是健全的。
布爾公司的愿望驅使戰(zhàn)略失敗了,因為它的戰(zhàn)略目標是不可實現(xiàn)的。盛世公司的愿望驅使戰(zhàn)略也失敗了,它的目標雖然是可以實現(xiàn)的,也確實實現(xiàn)了,但對于盛世公司來說,對這種目標的追求并不是明智之舉。愿望驅使戰(zhàn)略強調公司構想的重要性,而這往往始于對公司使命的陳述聲明,并按其理想去構造這樣一個公司。盛世公司的戰(zhàn)略基礎是一個夢想,而不是對公司競爭優(yōu)勢的分析,而且,公司直到崩潰邊緣才開始面對市場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