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及其歷史進程,取決于觀察者的眼光和角度。就像很少有人注意到馬鐙的發(fā)明是如何改變人類文明、重構世界版圖的,也很少有人會想到互聯(lián)網(wǎng)成了能把世界變平的“推土機”(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如果從人類使用工具和材料劃分時代,可以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一直到信息時代,但我們同樣可以指出當中忽略了一個重要時代–橡膠時代。因為有了橡膠,人們坐的車才平穩(wěn),物器之間的接觸也減少了許多沖撞,橡膠的出現(xiàn)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平穩(wěn)、和諧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眼界決定了世界,而非相反。
不用為“集裝箱改變世界”這一發(fā)現(xiàn)而詫異。沒錯,一個冷冰冰的鋁制或鋼制大箱子,它算不上什么重大的發(fā)明。但正是這種看似低技術含量的工具最終讓全球一體化變成可能,讓世界得以變小、變平。集裝箱作為現(xiàn)代物流最重要的工具,其地位至今仍然無法替代–哪怕最前沿、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它只不過是擴大了溝通的平臺、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但具體到貨物運輸,再寬的帶寬也是無法承載這一光榮使命的。還是得靠集裝箱,因為它的存在,加速了貨物在全球范圍的周轉,也加快了全球范圍內的產業(yè)結構調整。別小看這個其貌不揚、沉默寡言的東西,當理論家們信誓旦旦地說著無國界世界的到來,它早已不動聲色地成為全球化最有力的幕后推手。
沒有人會懷疑集裝箱的價值。英國《經(jīng)濟學家》雜志就曾給予高度肯定,它說:“集裝箱改變了航運的經(jīng)濟規(guī)律,并因此改變了全球的貿易流。沒有集裝箱,不可能有全球化?!笨梢钥纯粗袊睦?。這條巨龍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集裝箱的出現(xiàn)。玩具、服裝、鞋子、打火機、化工品,“中國制造”已深入人心,且已作為一種方式和理念深刻地改變著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就像薩拉?邦焦爾尼在《離開中國制造的一年》中所描述的,如果某一天沒有了中國產品,生活會變得多么的混亂、無助和荒誕。沒有中國制造,世界將會怎樣?類似的疑問,沒有集裝箱,中國又會怎樣?集裝箱對于中國這個以制造業(yè)出口為主導經(jīng)濟的新興經(jīng)濟體的改變,是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切身體會到的。集裝箱運輸方式推動了中國制造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成就了中國出口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加快了產業(yè)向中國的轉移以及聚集速度。因此,當集裝箱成為全球化的助推力的同時,它也是中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推動力。
當然,僅是從對世界的改變來研究集裝箱,未免片面和局限。它的重要性不止于此。正如馬克?萊文森在《集裝箱改變世界》中,他關注的還有“集裝箱化”對商業(yè)、文明的進一步影響。例如,集裝箱模式將被更多地運用于貨物運輸,不僅是普通貨物,還有那些能源、化工、食品等。集裝箱模式也還將進一步延伸到其他運輸領域,如鐵路運輸、公路運輸?shù)?。?jù)了解,目前發(fā)達國家在高速公路運輸方面的主流運輸裝備是廂式半掛車,它可以看成是集裝箱的延伸化應用,其運輸效率已經(jīng)達到很高的水平,而中國在陸路運輸廂式半掛車方面還剛剛起步,未來空間十分廣闊。另外,集裝箱所代表的標準化、集成化、組裝化等先進的工業(yè)化生產方式正在滲透到其他行業(yè),對非物流領域的行業(yè)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趨勢將勢必引起人們的關注以至于最后架構出若干種全新的商業(yè)模式。
這其實也就是萊文森以“集裝箱改變世界”為題寫作的意義所在。在這之前,很少人會去關注這么一個不起眼的東西,因此也就很難真正看到其取得的出人意料的成績。萊文森的貢獻的在于,把集裝箱這種平淡無奇的物品至于商業(yè)史的顯微鏡下,放大、再放大,讓我們看到了一幅別開生面、意想不到的歷史圖景。他以極具精確而不失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集裝箱登上歷史舞臺的前后,以及整個世界而為此改變的因果。它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本石破天驚的《世界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