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據表明,CEO的任期不是更長,而是有繼續(xù)縮短的趨勢。2005年,CEO的平均任期是7.3年,而現在任期也變得越來越短(大約6年)。
CEO和高管的短暫任期意味著計劃選擇新的CEO將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此外,戰(zhàn)略領導者對公司健康發(fā)展和成功的重要性,使選出優(yōu)秀的領導者變得尤為關鍵。例如,2008年,在美國公司中有1500位CEO離任。盡管戰(zhàn)略管理者的離任率很高,但董事會很少能有效完成好繼任計劃。一項關于董事會的調查顯示,超過40%的公司沒有繼任計劃。在另一項調查中,超過50%的董事長認為他們公司的董事會沒有做好繼任的規(guī)劃。CEO的變更經常是在沒有預告的情況下完成的。例如,2009年,豐田、聯想和蘭伯西藥業(yè)( Ranbaxy)的CEO都無征兆地辭職或被替換。在豐田和聯想的事例中,不佳的公司績效是更換CEO的主要原因。這兩家公司在2008年同時遭受了凈虧損,而且聯想在PC行業(yè)的市場份額從第三位下滑到了第四位。
蘋果公司的史蒂夫·喬布斯是CEO和CEO繼任計劃重要性的最好體現。2009年,喬布斯由于疾病而離開CEO的職位。分析人士對他的才能是否能在公司內延續(xù)下去表現出極大的擔憂,因為他對公司的成功是如此重要。人們認為喬布斯對蘋果創(chuàng)新能力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盡管他現在不再設計新的產品,但他仍然會檢查每一種新的產品,并在公司內部支持他覺得有價值的產品。例如,在iPod開發(fā)的早期,盡管受到公司內部分人的質疑,但喬布斯仍選擇支持iPod的研發(fā)。此外,喬布斯不接受妥協,他努力迫使其研發(fā)團隊盡一切可能開發(fā)出優(yōu)質的產品。
喬布斯是蘋果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曾經離開過公司12年。在此期間,蘋果公司業(yè)績不佳。1997年,喬布斯回到公司,自此開始,蘋果公司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這就是人們認為喬布斯無法被取代的原因。一位分析師指出,沒有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就像沒有約翰·韋恩的約翰·韋恩電影一樣。另一位分析師認為,沒有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就如同索尼公司,喬布斯在蘋果公司內對創(chuàng)新力進行培訓和授權,幾乎沒有人認為他是可以被完全替代的。所以,在喬布斯離開后,蘋果公司新CEO的選擇對公司而言將是非常關鍵的。
公司可以建立有效的繼任計劃。通常,這些計劃需要選擇一位或多位有潛力的繼任者,并幫助他們擁有成為杰出CEO的必要的能力。例如,他們也許會被給予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這樣他們可以積累對于重要市場的有價值的知識,或建立起與重要股東的關系。他們可以接受指導和360度反饋,識別出正面的信息并處理好負面的信息。例如,艾倫·庫爾曼( Ellen Kullman)在杜邦接任CEO前幾年就被認為是極具潛質的CEO。她的前任查爾斯·哈勒德( Charles Holliday)對庫爾曼進行了指導,并布置給她一些挑戰(zhàn)性的任務。哈勒德對庫爾曼的學習意愿仍印象深刻。結果,由哈勒德到庫爾曼的交接十分成功。
識別有潛質的CEO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因為這個職位需要許多不同的能力。最近對有潛質的CEO的識別主要集中在這樣的人身上:他們有創(chuàng)新意識并擁護創(chuàng)新,他們擁有愿景并能讓人們一起努力實現愿景,他們努力培養(yǎng)重要的人力資本,他們能與重要的客戶和供應商建立起良好的關系。